有的朋友深受其困扰,每天早晨照镜子,舌苔总是厚厚的,挺影响心情,有的试着吃药改善,吃药时明显好转,但停药又变厚了,难道没办法彻底根治么?
今天谈下这个问题,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。
1、舌苔厚腻反映什么问题?
舌诊是辨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主要考察舌体和舌苔。
健康的舌苔,是薄薄一层,覆盖于舌面上,代表脾胃之气旺盛,运化能力强,工作正常。
病态的舌苔,常出现无苔少苔或过于厚腻,有的呈黄色、白色甚至黑色,多表示脾胃运化失常了,算是一种外在的信号警示;“内有问题,必形诸于外”,平时可通过舌象,监测脾胃运行状态。
结合题目,重点讲下舌苔厚腻,厚腻多代表湿浊湿气较重,湿气是个大概念,具体到个人,表现各异,有的属痰湿,有的属湿热,有的属寒湿,有的就是单纯湿气重些.......
不管那种湿,其直接原因是脾胃运化不力,饮食水谷无法被充分化生精微物质进而生成气血,结果就成湿浊这种半成品,用也用不了,排也不好排出,积聚体内,随经络运行到各处,扰乱脏腑气血正常运行,引发种种不适,比如肥胖,油腻出油多,小腹胖,大便溏泄,黏腻不爽等等,具体症状因湿浊轻重各有不同,有的单纯舌苔厚腻,尚无其他并发症。
湿浊有可能停留于各处,特别要提醒下,有的停留于肠道,引发便秘,此类便秘之前谈的不多,仅在朋友圈(xuzhen3699)提过几次,湿浊型便秘表现为,总排不干净,每次一点点,一天要排好几次,严重的甚至引发肠道气滞不通,有淤堵憋胀感,甚至呼吸不畅,人体是个整体,肺与大肠相表里,肠道堵了,会波及呼吸系统。
所以,湿气的危害极大,有必要重视下。
2、舌苔厚腻怎么造成的?
从小就舌苔厚腻的,不多见,一般是后天逐步变成这样的,如上所讲,直接原因是脾胃运化差,无法充分加工饮食水谷而滋生湿浊,那脾胃运化能力为何变差了呢?
之所以变差,因为脾胃常受伤害,以致运化能力被削弱,常见原因:
一、饮食不节。
饮食摄入,超出脾胃运化能力,总处于透支状态,久则必虚,本来能运化1斤,非要吃2斤,脾胃强撑着加工,能不疲倦透支么?
具体包括暴饮暴食、总吃撑、口味过重如油腻滋腻甜腻等。
二、情绪因素。
过度思虑导致脾气郁结,也影响运化能力,尤其那种带有感情的情绪化思虑;再有,情绪不畅肝郁等伤肝,肝伤易及脾胃,导致肝脾(胃)不和,间接影响运化能力。
三、肾阳不足。
之前在中医养生课程讲过(会员可看专享目录),脾能运化水谷,要靠命门之火(肾阳)来温煦,若命门火衰,则导致脾的运化功能衰退。
此类情况多见于长期纵欲者,先伤肾阳,再伤脾阳,进而影响气血化生。
四、脾阳受损。
过度摄入寒凉,冷饮,生冷瓜果,凉菜,凉开水,凉食等等,冷的东西需要阳气温煦腐熟,一次两次没事,长期摄入,就耗损大量的阳气,久则伤脾阳,影响运化加工能力。
五、各种折腾。
比如节食减肥,各种奇奇怪怪的饮食理论,扰乱了正常的消化节奏,影响脾胃运化能力。
总的来讲,脾胃运化变差,不是瞬间促成的,多是长期耗损透支的结果,一旦变差,意味着无法充分加工饮食水谷了,湿气开始滋生,舌苔厚腻是外在表现。
3、改善之法。
有的朋友想的挺简单,觉得湿气重,祛湿不就行了?
湿气易去,但也易生,所以出现开头讲的情况,吃药时,湿气看起来轻了,舌苔也不厚了,一旦停药,湿气又加重,舌苔再次厚腻了,总是无法治本。
根据上面所讲,治本之法在于提升脾胃运化能力,加工能力强了,饮食水谷可充分化生为精微物质而成气血原料,湿气难以滋生,体内清爽了,舌苔自然不会那么厚腻了。
不知是社会环境所致,还是性格因素,发现很多人缺乏耐心,出点问题,总想一步到位,想立即好转,一点时间都不愿意花费,也不愿意等......
针对舌苔厚腻,出于治本角度,提几个建议:
⑴避免加重因素。
既然脾胃运化能力弱些,宜减轻其负担,再像往常一样各种暴饮暴食,必然是不妥的,具体包括:
*节制饮食(7-8分饱),少食多餐也可,饭后按摩下腹部或散散步;
*饮食结构清爽些,蒸炒煮为主,不贪图多糖多盐多油、大鱼大肉之物;
*有意识保持稳定心态,这个对于肝脾胃都非常重要,心乱则气血脏腑皆乱,老话题,不多说。
⑵养护阳气。
阳气之重要性,怎么强调都不为过,其伴随着身体之成长盛衰,阳气不足,各脏腑功能必弱,各项活动都支撑不起来,整个生命力很难强大起来。
养护阳气,重在节欲养肾阳,此类案例碰到太多,有的后期出现膝盖发凉,脚也发凉,这都是肾阳不足表现,要警惕了;
再有,宜少摄入寒凉生冷之物,尤其空腹,比如早晨起床总喝凉开水,在朋友圈(xuzhen3699)都提醒多少次了;
每天户外散散步,晒晒太阳,适合每个人,都在积累稳固阳气。
这些都在间接增强脾胃之阳,提升运化加工能力,是改善舌苔厚腻的基础支撑,不要小瞧这些细节,身体各处都是连在一起的,彼此影响。
⑶大便通畅。
大便是排湿重要渠道,一天几次大便也可,尽量排干净,以免滞留,引发各种不适。
也接到相关反馈,大便排干净,痰也少了,呼吸也顺畅了,舌苔明显没那么厚了。
⑷祛湿&健脾。
这两个都很重要,光祛湿不健脾,湿气去而复生,健脾提升运化加工能力,方为长久治本之道。
*祛湿之法,有三种(根据轻重):
>芳香化湿:如藿香、佩兰、砂仁,藿香正气丸常用,针对湿气较轻,湿气停于胃,出现胃部满闷、不思饮食、口腻乏味等。
>苦温燥湿:如陈皮、苍术、厚朴,平胃散常用,针对湿气较重,腹胀满闷,大便不实,此类湿气多停留于脾胃。
>淡渗利湿:如茯苓、薏米、猪苓,通过利小便排湿,四苓散常用,针对湿气停于下焦,出现尿少、大便溏泄、脚肿等表现。
*健脾专用:
>常用: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干、炒薏米、白扁豆、炙甘草;
>基本方剂:四味汤(党参/茯苓/白术/炙甘草);
*经典方:
参苓白术散(炒扁豆/党参/炒白术/茯苓/山药/炙甘草/莲肉/薏米/陈皮/砂仁/桔梗/大枣),针对痰湿较重、咳嗽痰多、脾虚腹泻,存在不同版本,注意鉴别。
祛湿健脾,二者往往同时搭配着用。
上述四点是一套组合拳,祛湿、提升脾胃运化能力,可以辅助食药,但细节也要坚持做到位,形成一个积累效应。
实际上,舌苔厚腻只是一个表现,具体到个人,还要结合其他并发症,单纯为了舌苔不厚腻,大量摄入药物,也不是不妥的,因为过度祛湿反而伤阴,在调养过程中,请多留意此点,如出现阴虚干燥内热症,这说明过头伤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