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早就想谈这个话题了,遇到的案例(比如上热下寒),深入分析,许多都同中焦淤堵有关系,下面详细谈谈。
1、中焦指哪里?
中焦为三焦之一,其他两焦为上焦和下焦,从大范围讲,三焦属六腑,但具体在哪个位置,存在一些争议。
有的单纯以位置划分:胸膈之上为上焦;胸膈之下、肚脐之上为中焦(包括肝胆脾胃),其余为下焦;有的把肝划分为下焦,因肝肾同源,关系较为密切。
今天的主题为中焦,不管哪种划分,脾胃为中焦核心,但也受肝胆影响,所以谈中焦淤堵,避不开肝胆。
中焦在身体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呢?
一消化吸收、转输水谷精微的作用,人吃了东西,要经过中焦的加工,化生精微物质,还要加以转输。
二人体气机运行的枢纽。
气机指气的功能活动,具体形式表现为升、降、出、入,比如脾气上升,胃气下降,一旦中焦这个枢纽出问题,则气机就失常了,该降的不降,该升的不升,该通的不通,表现为气逆(反流呕吐)、气陷(内脏脱垂)、气滞(胀痛)等等。
三水火相济关键。
心属火,肾属水,水火相济才能阴阳平衡,反之,中焦淤堵,火下不去,水上不来,水火分离,则阴阳失衡,常见的就是上热下寒,上焦一片火象,下焦一片寒象。
请注意:上热下寒原因很多,中焦淤堵只是原因之一,其他原因包括肝肾阴虚、下焦虚寒等等,不能一概而论。
2、中焦淤堵。
中焦发生淤堵,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,出现诸多症状:
*腹部肥胖,虚胖,即便节食,减肥效果不佳;
*易食积,打嗝不止、腹痛腹泻;
*食欲降低,吃几口就饱了;
*腹胀,不吃东西也胀;
*便秘,气机郁滞,脾气不升,胃气不降,间接影响大肠传导功能;
*有的堵的厉害,波及到呼吸系统,导致呼吸不畅,时轻时重;
*有的腹部刺痛感,发展到血瘀了;
*部分有上热下寒表现:小腹及下肢寒凉怕冷,但上焦内火亢盛,心中烦热、失眠、易醒、睡眠差,有时会出现皮肤问题。
具体到个人,并非具有上述全部症状,可酌情判断下。
中焦之所以发生淤堵,涉及到多个因素。
包括脾胃功能受损,无法运化饮食水谷,滋生痰湿痰饮等,滞留体内,久则阻滞气机运行;再有,肾阳虚,引发脾阳虚,运化动力变弱;有的肝郁导致疏泄失调,发生气机阻滞,波及脾胃,发生淤堵;还有的气血过度耗损,以致中焦能量不足,无力运行,发生淤堵。
中焦淤堵,长期置之不理,易往生理性疾病演变,“气滞久则成形”,衍生出结节、囊肿、增生、甚至肿瘤等,具体部位涉及甲状腺、肺、关节、乳腺、生殖方面,所以,有中焦淤堵者,还是重视下。
3、调理建议。
不是单纯疏通的问题,比如痰湿阻滞肠胃,导致大便黏腻不爽,而且总是拉不干净,这次疏通清空了肠胃,下次又堵住了,其根源在于脾胃运化能力变弱了,治本之道在于提升脾胃运化能力;所以,中焦发生淤堵,既要疏通,也要强化中焦本身功能,才能标本兼治。
⑴常用疏通之法。
既然堵住了,先疏通为要,目的是让中焦之气转动活跃起来,进而可散开积滞郁结、邪气等,恢复气机通畅状态。
A:保持大便通畅,这里通了,胃气才能顺利下降,中焦得以疏通。如有便秘者,请先辨别类型,加以改善,长期便秘,中焦淤堵不易改善。
B:按摩疏通。
*任脉(身体正中线),可从下往上拍打下,尤其中脘穴、膻中穴两处,可着重按揉下。
*耳朵和脚底,是全身脏腑一个小缩影,每天按揉下,能刺激全身经络,非常不错。
*肝经、胆经、脾经、胃经,可试着拍打。
*有的在坚持揉腹;另外手背,可常按摩下。
但是,请注意:
>何时按摩?有的睡前按摩刺激,结果搞得浑身燥热,睡不着了,那改为起床后吧;
>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按摩,有的敲打胆经,结果引发口苦等不适,那考虑是否过度了或不合适。
总的说,请结合身体反馈灵活安排,不能硬来。
C:食药疏通。
*针对食积:
焦山楂、炒麦芽、鸡内金、炒谷芽、焦神曲、炒莱菔子、生山楂(肉吃多),都有助于消食化积,可代茶饮。
经典方:保和丸常用。
*针对痰湿滞留,引发肥胖、便秘黏腻不爽或呼吸不畅。
常用:薏米/茯苓/白扁豆/陈皮/桔梗/杏仁/化橘红,煎煮辅助。
经典方:二陈汤(丸)、参苓白术散(丸)、平胃散等。
*针对气滞淤堵,引发胀痛肠鸣等。
常用:陈皮/青皮/橘红/佛手/砂仁,理气顺气;
如有胸膈满闷、咽喉似物阻梗(梅核气),可考虑半夏厚朴汤。
如有刺痛等血瘀表现,可了解下丹参。
过度理气则耗气,所以,气虚血虚者不宜。
*针对淤堵引发的上热下寒。
清上焦之热,温下焦之寒,通中焦之堵。
比如:荷叶荸荠+白扁豆薏米+核桃,每种适量。
D:不久坐、久宅、久久沉默。
身体再好,长期如此,也易淤堵,气机活跃不起来了,多说说话,唱唱歌,有利于痰饮等排出来;每天出来走一走,爬爬楼梯,能不坐车就不坐车。
⑵饮食因素。
加重淤堵的相关行为,包括:
*暴饮暴食、吃撑,脾胃只能运化1斤食物,非要吃2斤,久则损及脾胃之气,易引发食积、肥胖、湿浊内生等。
*过度节食,脾胃空转,扰乱本来的消化节奏,也会伤及脾胃功能。
*饮食结构过于厚重,油糖盐肉过多,蔬菜素食过少,再加之饮酒无度,甚至夜宵不断,必然滋生湿热,困脾伤肝胆。
*冷饮、生冷瓜果等伤阳气,损伤脾胃运化功能,有的从小爱吃这些,留下后遗症。
*此时不适合过度滋补。
有中焦淤堵者,这些宜有所控制了,减轻中焦负担。
⑶健脾养胃。
脾胃为中焦核心, 脾胃虚弱,就算其他方面做得再好,运行无力,也易淤堵;再者,脾胃之气充足,就算有点堵,也能奋力冲开堵点,所以,可适当的健脾胃。
*有条件,可在家自己做点八珍糕吃(山药/莲子肉/薏米/茯苓/白扁豆/芡实/麦芽/山楂),先打成粉,混合面食或糯米什么的,当零食或主食吃,外面买的,成分比例没法评估,如果吃了很多没效果,要复盘下了。
*黄芪/党参/白术/茯苓/炙甘草,都是常用补气的,不过偏温燥(易上火);
*小米+鸡内金+香菇+胡萝卜粥,少许蜂蜜调味,养胃消食,尤其小朋友不爱吃饭,可常辅助。
*经典方:四味汤、异功散(四味汤+陈皮)、六味汤(四味汤+陈皮半夏)、香砂六君子汤(六味汤+木香砂仁)。
*如果脾胃虚寒厉害,要“补补火了”,比如小建中汤、理中丸。
⑷疏肝理气。
肝主疏泄,全身气血、经络、脏腑想顺畅运行,离不开肝的疏泄功能。
中焦脾胃更是如此,很多朋友有实际感受,肝郁久了,脾胃这里也反应强烈,比如胆汁反流、反酸呕吐、胃胀胃痛、腹泻、食欲变差、胃灼烧、胸胁胀满等等,这些归于肝胃(脾)不和。
所以,改善中焦淤堵,离不开疏肝理气,相当多根源在肝胆,天天调脾胃,效果反而不明显。
*平时注意养肝是关键,包括早睡、保持好心态、不久宅等;
*如何调理肝郁,之前有专门发过文章,可参考这里=》
*疏肝理气:常用玫瑰花/香附/青皮/元胡,如果气虚者,加点大枣平衡下;
*经典方:逍遥散、痛泻要方(肝郁引起的肠鸣腹痛腹泻)。
⑸ 根源诱因。
一千个人中焦淤堵,可能存在一千种原因。中焦淤堵后,就算疏通了,根源仍然在,还是会反复淤堵,所以,要排查下根源诱因。找到诱因了,就要有所控制和约束,比如习惯暴饮暴食,习惯久坐,习惯纵欲.....都要纠正过来,这个没什么捷径可言,照做就好了。
以上食药,孕妇及经期慎用。
上面讲这么多,并非全都照搬照用,根据个人症状表现,确实符合“中焦淤堵”,可灵活选取一些措施。比如没有肝郁,只是饮食过度导致淤堵,那适度疏通即可,肝郁措施无需理会;再比如脾胃功能受损,运化较差了,人也虚,要健脾胃了,疏通为辅......措施是否适合,身体反馈和感受会给出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