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,属大节气之一,其到来,意味着春天过了一半了,如同其他节气一样,春分也会持续15天。
春分有什么特点?接下来这段时间,要如何调整来更好的适应呢?下面详细谈谈。
【春分】
春,即春天;
分,均分之意;
这种均分,不仅是春天过了一半了,还体现在以下方面:
一、“阴阳相半”。
节气本质上反映的是天地阴阳变化情况,春天就是阳气不断成长变强的过程。阳气从冬至开始酝酿苏醒,历经立春、雨水、惊蛰壮大,在春分以前,虽处于上升态势,但相对于阴,始终处于弱势态势,直到春分这天,达到势均力敌状态(阴阳平衡)。
再往后,阳气将逐渐占据上风,天气也热起来了,而且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的主导力量,所以,春分为阳盛阴衰的重要节点。
阳气的不断变强,不仅体现在气温回升,动物也跑出来了,植物开始发芽,这都同阳气的活跃推动有关,相比于冬天的万物收藏,春天则代表了勃勃生机和希望。
二、“昼夜均”。
昼夜平分,在春分这天,理论上白天和黑夜一样长,春分过后,白天渐长,夜晚渐短,也就是说,天黑的晚了,亮的早了。
背后反映的是阳气的活跃,顺应这种规律,人也不宜睡懒觉了,可适当调整作息,晚点睡,早点起,此时辛勤付出,待到秋天才能有所收获。
三、“寒暑平”。
冷热均衡,正是春天最令人舒适的季节,不冷不热,春暖花开,很适合户外踏青、郊游,体验大自然的生机盎然,感受动植物的生命力。
如上所讲,春分过后,阳气开始占据主导地位,但不代表阴不存在了,表现出来就是,天气总体向暖,但仍时不时冷一下,尤其早晚更明显。
以上主要解释了“均分”在几个方面的应用。
春分还包括三候:候,即每个节气的特定自然现象,每候5天。
一候玄鸟至:燕子从南方归来,动植物对气候变化是极为敏感的,知道哪里适合自己生存繁衍;
二候雷乃发声:可以听到天空打雷了,预示着雨水增多,大地万物得以滋润,空气也不那么干燥了;
三候始电:闪电也出现了,是春夏不可少的元素之一。
总的来看,春分之后,阳气显著增强,天气总体变暖,身体气血阳气也变得更加活跃。
【春分如何养生?】
⑴作息调整。
春分过后,天长夜短,起床不宜太晚,天亮睡醒可起,起来活动下,做做操,散散步都不错。
每天保证睡6-8个小时,入睡点,9-11点睡为好,具体时间点,根据自身情况调整。
最近,很多朋友反馈睡不着了,莫名其妙心烦气躁,明显比之前难入睡,甚至失眠了,怎么回事呢?
身体气血阴阳都是同节气保持同步变化的,如果脏腑体质一直存在失调,那可能无法适应节气变化,而出现不适,睡不好觉是表现之一。
具体到春天的节气,主要和肝有关,重在养肝清热,具体在(3)中讲。
⑵增加户外活动。
寒冷已远去,不宜再如冬天那般“藏”着了,每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散散步、晒晒太阳,体验下大自然的万物变化,都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。
周末,离开喧闹的环境,融入大自然,踏青、欣赏河水的清澈、赏花、挖野菜、放风筝......接接地气,提升身体适应性,有助于预防过敏类问题。
⑶养肝清热。
春天,为肝所主,如果肝不好,功能无法正常发挥,易出现诸多不适。
肝属木,春天木要发芽,如果木缺乏水的滋润,营养支撑不力,不光无法发芽(正常生发),甚至会干枯着火。
常见三方面问题:虚、热、郁。
虚,肝血不足,筋甲滋养不力,易出现痉挛跳动感、头晕目眩、视力模糊等等,肝藏血功能不力,支撑不了各种活动。
热,肝阴不足,出现肝胆过热,肝阳上亢等,导致神魂不安,藏不住了,引发不易入睡、多梦、失眠易醒、口苦、燥热干燥、胆汁反流、欲望亢盛等并发症。
郁,肝是主疏泄的,如果疏泄不力,出现肝郁气滞,各种淤堵胀痛,如波及脾胃,则出现食欲下降,腹胀腹泻等。
为何会出现这些不适呢?
直接原因是肝的功能在春天较为活跃,但缺乏内在支撑,活跃不起来,搞得整个身体系统没法通畅运作了。
究其根源,还是平时没保养到位,比如一直在纵欲,肾阴不足,必然导致肝阴不足,哪怕单纯意淫邪念,也会导致相火妄动,暗耗肝肾之阴;再有,长期熬夜,肝血很难养起来;过度用眼,不光眼睛疲惫,人也没什么精神。
还有思虑过度,情绪不畅,平时不注意改善,那春天一来,会诱发或加重肝郁。
怎么办?
赶紧好好养肝,相关文章都发过,重复几个点:
*11-3点,睡眠中,养肝关键;
*增加户外活动,预防肝郁;
*克制用眼,保养肝血;
*不能因欲望亢盛而频繁纵欲;
*酒、药能少则少,减轻肝的负担;
*积极调节情绪,避免思虑过度,加重肝郁,可辅助疏肝理气,如玫瑰花、青皮、佛手等。
*饮食上,不适合过度滋补,增加绿色蔬菜/菠菜/南瓜、水果、杂粮/玉米糊糊等素食比例,油炸/高盐/高蛋白等不过量摄入。
*针对肝阴不足/肝热:适当辅助白菊花(黄菊花针对肝火大)、枸杞、霜桑叶、桑葚,橙色水果,如伴随眼睛干涩模糊等,可参考杞菊地黄丸。
*针对肝血不足:重在不过用,再充足的气血也顶不住不间断耗损;不过度节食,保证营养;辅助当归煮蛋之类补血。
*针对睡眠不好,第1点中,谈到睡不好和肝有关,改善的话:
>平时注意养肝(上);
>有的睡不着燥热,半夜起来纵欲,这是不妥的,切忌;
>辅助清热滋阴:清凉水果,比如耙耙柑类,再有生鸡蛋打碎去壳,加点冰糖,沸水冲泡喝喝;大米菊花枸杞冰糖粥。
并非清凉的一定伤脾胃,本身出现热象了,可用寒凉平衡下,问题不大。
功夫在平时,要想明年避免出现这些问题,现在开始,要下点功夫注意保养,总不能出问题了再临时抱佛脚。
⑷健脾防腹泻。
相当多脾胃慢性症,根源在肝胆,此类问题设备查不出,但就是肠胃不舒服,春天尤为明显,肝气太盛了,如果脾胃较弱,容易被欺负,导致运化功能失调,出现呕吐、反流、反酸、腹胀、灼烧感、甚至腹泻等。
所以,适当健脾胃,可预防上述问题。
*健脾胃:干燥大枣片、山药干、炒薏米、陈皮、炙甘草、党参、莲子、芡实,如湿气重,可配合白扁豆、茯苓、薏米。
*因肝胆过热或肝郁,引发脾胃不适,可辅助佛手、生麦芽、橘叶,或青萝卜、香菜。
*如感觉胃部灼烧、口干甚至食欲下降,可吃点清凉蔬果、大白菜水、甚至小米绿豆冰糖粥之类都可。
⑸注重养阳。
春分这段时间,气候仍呈现“阳中带阴”特点,阳气还未十分充沛,即总体变暖,但暖中仍带凉气,所以,穿衣这块,还是注意保暖,尤其下半身,有的已经光腿穿裙子了,在北方,穿裙子还是有点早。
即使走路出汗了,静坐片刻就没那么热了。
“春夏养阳”,阳气为生命的动力,阳气不足不仅怕冷手脚冰凉,人也没精神。阳虚的朋友,现在可制定养阳计划,充分利用春夏这个阳气充沛的大环境,增强自身阳气,秋冬就会好过很多。
说到养阳,有的总想着吃点什么补补,这是捷径思维,很多人已经实践过了,“补火补阳”并非易事,身体承受不住,补出一大堆问题。
23点,阴阳交接(阴盛阳生),人之阳气开始生发,就好象小火苗一样,逐渐增强,如同电池在充电,蓄积满了,第二天人起床就神清气爽,此时宜在睡眠中;如果不睡,过了23点,感觉有精神了,实则提前透支用于明天的阳气,睡得越晚,透支越多,第二天,起床昏昏沉沉,没什么精神了,所以,一直劝诫少熬夜,睡好觉,阳气气血都养起来了。
太阳为天地阳气之本,要想充分利用,就要走出去,晒晒太阳,做做日光活动都可以,既免费效果还好。
当然,想吃点补阳的,也可以,比如韭菜、炒核桃仁、桂圆糯米粥、大米生姜葱白粥、干姜桂圆茶等。
⑹防传染。
随着气候变暖,蚊虫病毒也变得活跃起来,有必要重视下防感染问题。
*白天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干燥,空气新鲜;
*上完厕所,还是要洗手,据观察,不少人没这个习惯;
*过敏体质,注意避开花粉、柳絮、粉尘等过敏源;
*鉴于目前的环境,坐车或去人多的地方,戴个口罩为好。
过了春分,阳气会急剧增强,天气变暖节奏会加快,这是一年中较为舒适的时间段,不妨抽点时间体验下这种美好,多带着家人出去玩玩,毕竟,工作学习是无尽头的,但美好的体验不可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