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腹,有朋友反馈效果不错,挺受用,那就分享下,让更多的朋友受益。
孙思邈:“腹宜常摩,可祛百病”,自古以来,摩腹就是较为实用的调养方式,简单易做,老少皆宜,尤其适合腹胀消化不良、便秘等慢性症。
【腹部在哪里?】
胸膈以下,腿部以上,这片大区域都可归为腹部区域。
具体包括脾胃、肝胆、大肠小肠、泌尿生殖类诸多脏腑器官;
从三焦角度,中焦、下焦也在这片区域;
从穴位角度,分布有神阙穴、关元穴、上脘穴、中脘穴、下脘穴等重要穴位。
饮食水谷自摄入,经脾胃腐熟消化吸收,输送水谷精微、化生气血,再到排泄糟粕,整个腹部所含脏腑都起到关键作用。
摩腹的好处是,大范围覆盖诸多穴位经络,不仅腹部区域穴位受到刺激,还能波及到全身各处。人体是个整体,各脏腑组织通过经络关联沟通,摩腹时,可通过“以点带面”的方式,疏通调节全身经络气血,比如肺与大肠相表里,按摩肠道区域,对于肺部功能改善也有帮助,心与小肠同样的道理。
另外,摩腹能打通中焦下焦,预防或改善上热下寒问题。
总的来讲,坚持摩腹,全身受益。
【摩腹常用于哪些问题?】
主要用于以下几种:
>淤堵类问题。
比如食积(暴饮暴食吃撑了)、腹胀、胀气,常听到胃肠有水流声,这是消化不良气滞表现,摩腹可疏通肠胃,摩腹后,有的瞬间“排气”不断,说明通了。
>部分便秘者。
有便意但排便费力甚至感觉疼痛,堵在里面了,通过摩腹,有助于通便。
>正气不足,功能虚弱,尤其随着年龄增长,肠胃功能变弱,摩腹有助于激发脏腑功能活力。
>小腹肥胖,啤酒肚,这是痰湿常见表现,摩腹有助于减肥,可重点对多余脂肪进行敲打。
>上热下寒者,有的因中焦淤堵导致,也可通过摩腹疏通;
>担心药物副作用,不愿意吃药者。
就算身体健康,常常摩腹,有助于维持气血经络通畅,预防早衰,是防未病重要手段。
【什么时候摩腹?】
起床后、睡前各做一次;如果觉得麻烦,每天至少做一次;实在忙,再放宽一点,有空就做做,做总比不做强。
但根据大家反馈,开始有热情,然后偶尔做做,最后彻底不做了,这就没法形成积累,摩腹真正要见到效果,必然有坚持的因素在。
如存在以上所列慢性症,建议重视并坚持摩腹。
有的朋友吃撑了,搞得腹部难受腹胀,可边走动边摩腹,帮助消化疏通。
【如何摩腹?】
躺着最好,站着坐着也行。
大人用手掌,小朋友用四指即可。
摩,按照一定的方向转圈;单方向为推,实际按摩时,往往又推又摩,有时还揉,请灵活运用。
顺时针摩腹可疏通,逆时针摩腹涩肠止泻。
如果躺着,穿宽松衣裤,仰面躺在矮枕上,全身放松,呼吸自然均匀,嘴闭齿合,舌抵上腭,沟通任督二脉。摩腹过程中,如有唾液产生,缓缓吞咽下去,意念引导至丹田。
摩腹方式有很多种,挑几种常用的,可酌情选用。
⑴针对各种腹胀。
哪里胀,摩哪里。比如吃多了胃胀,可多按揉左上胃脘部;某处听到水生,重点按摩此部位;其余部位类似,顺时针。
如果把握不住部位,就按常规摩法:
从右下腹起,向上推至右上腹,再推至左上腹,再推至左下腹。
四个方向,可连起来转圈,或者单个方向先重复几次,再推进至下一个方向。
⑵肚脐周围。
以肚脐为中心,手掌稍用力,贴于皮肤,逐渐增大按摩范围,顺时针转圈,范围由小变大,有热感为好;逆时针也来一次。
肚脐又称为神阙穴,为五脏六腑之根,神元归藏之本,经络之总枢,经气之总汇,围绕肚脐摩腹,其效可波及全身。
⑶搓热法。
针对两个部位,关元穴,肚脐,适合阳虚体寒、尿频、宫寒等。
两掌搓热,快速将掌心紧贴关元或肚脐,不离此部位,快速小范围摩动,发热感强且向四周发散,有助于温阳祛寒。
⑷带脉。
针对小腹肥胖者,可坚持沿带脉敲打,两手握拳,力度大些,重点是带脉穴,此穴位于腰部两侧。
常便秘或大便不通畅者,可起床后摩腹按摩,让肠道加快蠕动,不少人反馈有用。
注意:并非所有人适合摩腹按摩,经期/孕妇/腹内疾病/出血/感染等都不适合。
并非身体有问题才摩腹,摩腹并列于八段锦、太极拳之类功法,是疏通经络气血淤堵重要手段。现在淤堵的人挺多,建议行动起来,百益而无一害,人勤快些未必能致富,但有助于身体通畅防淤堵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