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部诊断学,简称手诊,是由望诊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。
我国是应用手诊诊断病症最早的国家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:
“掌中热者,腑中热:掌中寒者,腑中寒”
“粗理者身寒,细理者身热。”
“粗理而肉不坚者,善病痹。”
这些都表明,手诊当时已广泛应用于实践中。
唐代《仙人水镜图诀》首次提出了望婴幼小儿示(食)指内侧络脉法,即根据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来推断病情。
历朝历代都有对手诊的研究和发展,后面研究出了手象和五脏对应关系图,如下:
下面谈谈手诊的理论依据,大体有以下四个:
一、中医脏腑学说。
人体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,各脏腑、器官组织,通过经络沟通内外、上下表里,联络四肢百骸、五官九窍。
病自内生,则必然要通过脏腑、经络和所属部位而表现于外;病由外入,则必然要通过经络而传之于内,故《灵枢·本脏》曰:“视其外应,以知其内脏,则知所痛矣。”无论何病皆可视其外应(表面)而察之于内(脏腑)。
手掌是脏腑状态的重要外在显化,病症的发生,很多会先发生于手部。
肝硬化者,手掌呈绯红色改变;
锌缺乏者,手指尖可出现糜烂、脱屑;
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,手部多汗等。
病症的治疗,皆本于脏腑,一切从脏腑出发,是手疗的理论基础之一。既然脏腑和手密切相关联,那么刺激手部,就可通过经络传导或神经反射而作用于内在脏腑,使失调的脏腑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正常,其病即能自愈。
二、中医经络学说。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
“用针者,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,切而循之,按而弹之,视其应动者,乃后取之而下之。”
“察其所痛,左右上下,知其寒温,何经所在”。
上述论述是针灸所遵循的治疗原则。其实不光手诊,一切依据取穴治病的外治疗法都遵循上述准则,手诊手疗也是如此,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的。
根据中医经络理论,手是经络系统中手经的循行之处,是手三阳经的终止处,手三阴经起始所在:
手太阴肺经,止于拇指端(少商穴);
手厥阴心包经,止于中指端(中冲穴);
手少阴心经,止于小指端(少冲穴);
手太阳小肠经,起于小指端(少泽穴);
手少阳三焦经,起于无名指端(关冲穴);
手阳明大肠经,起于食指端(商阳穴)。
足六经虽然不直接与手部相连,但手足经脉名称相同,均可交会灌注:
手足阳明经交会于鼻旁;
手足少阳经交会于外眼角;
手足太阳经交会于内眼角;
手足太阴经交会于胸部;
手足厥阴经交会于胸中;
手足少阴经交会于心部。
经脉之气血循环不息,畅行不止;经络系统内连于脏腑,外络于肢节,内灌脏腑,外濡腠理,通过经络、气血的运输、灌注,手部与全身各脏腑、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
在八脉交会穴之中,后溪、列缺穴位于手部,他们是十二经与奇经经气相通的穴点......还有很多,由于手与脏腑、经络的广泛联系,所以通过观察手部的气色形态和不同变化征兆可诊断和治疗病症,是防未病的重要一环。
在根结理论中,手部与头、面、躯干各部有着一定的联系。可利用手部穴位或形态变化来诊断和治疗全身脏腑、组织的病症。
国外相关研究提出了反射医学理论,即“经络十条学说”。
人体内有十条经络,在两手的十指上各有经络的分布:
拇指线:是调整呼吸系统,促进新陈代谢的经络;
食指线:是调整肝脏、胃、胰脏的经络;
中指线:是调整心脏等循环系统的经络:
无名指线:是与神经系统、视觉中枢有关的经络;
小指线:是调整肺部、生殖器官等的经络。
只要刺激在双手经络上的反射区,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,这也从侧面为手诊手疗提供了经络理论依据。
三、神经学说
手部的神经组织主要有正中神经、桡神经和尺神经,三者均为臂丛神经的分支。有的研究认为,从手部可以诊疗病症是与神经系统的分布有关联的。
此理论仅供参考。
四、生物全息理论
即生物的组成部分(局部)和生物学特性与生物整体相似,贮存着整体的信息,是整体的相对缩影,这种现象称为“生物全息现象”,这种相关关系称为“全息相关”。
人体存在诸多全息部位,脚,耳朵,头部,眼睛,鼻子,手也是全息部位,也就是说这些局部区域相当于人体的一个小缩影,包含了五脏六腑的缩小版本,手部全息反应区分掌侧、后背侧两部分。
这意味着将内部组织器官缩影投射于手部亦即全息反应区,这些区域或大或小,有的是所反射脏腑的形状,虽各不相同,但都是一个小的区域而不是一个点。通过对反应区的观察或刺激,可对相应脏腑、器官进行诊断或调整,既可诊断病症,又可治疗病症,还有保健、养生的功效。(完)